《阿含经居士教育经典次第综述》(二)
2019-06-26 15:33:16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
《阿含经居士教育经典次第综述》(二)

界定



第二节  《长阿含经》关于布施的记载

关于布施物,在《长阿含经》中基本上都集中在《游行经》中。以下列举三段经文对此进行阐述。

1、《长阿含·游行经初》有关庵婆婆梨女布施的记载:

佛告女(庵婆婆梨女)曰:“汝可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。所以然者,如来所有园林、房舍、衣钵六物,正使诸魔、释、梵、大神力天,无有能堪受此供者。”时,女受教,即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。佛愍彼故,即为受之,而说偈言:“起塔立精舍,园果施清凉;桥船以渡人,旷野施水草;及以堂阁施,其福日夜增;戒具清净者,彼必到善方。”

   

施物:四事、园林、房舍、浴池、衣钵六物、园果、桥船、堂阁、水草等;

对象:佛、僧、招提僧

果报:(1)其福日夜增;(2)戒清净者,可到善方。

 

在上述经文中,庵婆婆女打算将自己的园林布施给佛陀,后来佛陀提议布施给大众而非个人,其女重新布施后,佛陀不仅没有谢绝,相反却是欣然接受。之所以如此,正如佛陀所说:“如来所有园林、房舍、衣钵六物,正使诸魔、释、梵、大神力天,无有能堪受此供者。”在随后的赞偈中,佛陀还提到了除四事以外的布施内容,即浴池、衣钵、园果、桥船、堂阁以及水草之类的,均可视为布施物。在此经中,佛陀认为布施的善报主要体为两个,一是福德可在日夜之间潜移默化地增长;二是倘若持戒清净,可以获得更多的善果,比如可以得生善处或善趣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布施不仅可以获得相应的福德资粮,这是一项基础性的修行阶段;在此基础上再修习其他内容(如持戒),则可获得更高的位次(例如得生善趣)。

 

2、《长阿含经·游行经初》中,有关婆罗门供养饭食的记载:

尔时,世尊著衣持钵,大众围遶往诣彼舍,就座而坐。时,婆罗门设种种甘馔,供佛及僧,食讫去钵,行澡水毕,取一小床于佛前坐。尔时,世尊为婆罗门而作颂曰:

    若以饮食,衣服卧具,施持戒人,则获大果。

    此为真伴,终始相随,所至到处,如影随形。

    是故种善,为后世粮,福为根基,众生以安。

   福为天护,行不危崄,生不遭难,死则上天。

 

施物:饮食、衣服、卧具

对象:持戒人

果报:(1)后世资粮、获福无量;(2)保佑平安;(3)死后生天。

 

在上述经文中,记述了一位虔信婆罗门以种种甘馔饭食供养佛与僧的事迹。这里的记载可以看出其中两个貌似对等的布施方式:婆罗门布施了种种甘馔,而佛陀则布施了种种妙法;前者属于财布施,后者属于法布施。两种布施从形式上是对等的,然而其实质却相距甚远,即“诸供养中,法供养最”[1],婆罗门虽布施了种种精美饮食,但相较于佛陀的法布施,其价值简直不可同日而语。不仅如此,佛陀还对布施的婆罗门送上了最好的祝福语,认为布施行为等同于种下了“善根”,这种善根不会随风而逝,而是会“如影随形”般地伴随着布施人终生。

 

3、《长阿含经·游行经中》中福贵布施黄迭的记载:

尔时,福贵被二黄叠,价值百千,即从座起,长跪叉手而白佛言:“今以此叠奉上世尊,愿垂纳受!”佛告福贵:“汝以一叠施我,一施阿难。”尔时,福贵承佛教旨,一奉如来,一施阿难。佛愍彼故,即为纳受。时,福贵礼佛足已,于一面坐。佛渐为说法,示教利喜:施论、戒论、生天之论,欲为大患、不净、秽污,上漏为碍,出要为上。

  

施物:贵重的黄叠衣

对象:佛、阿难

果报:说法,示教利喜。

 

从经文中可得知黄叠衣乃贵重之物,佛陀只接受了其中的一件,并让福贵把另一件施给阿难尊者。佛陀并没有一受了之,而是为福贵施设了无上的圣法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陀为居士说法的两重次第:一是以“三论”为核心,即将施论、戒论及生天论作为世间法的基础修学法门。此时佛陀开始对闻法居士进行观察:根器偏下者,有时只说施论足矣;根器稍利,并对佛法生信者,便开说戒论与生天论。只有对那些根器极利者,佛陀才开始演说第二重次第,即出世间法门,具体表现为经中所说的“欲为大患、不净、秽污,上漏为碍,出要为上”。此处的“出要”,就是指出世间法门。至于出世间的具体修学法门,我们在后面将会全面提及。


[1]《华严经》卷四十,《大正藏》第10册,第844页下。



(未完待续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